第三百三十六章 村人归村,市民归市(1/2)
叮嘱完了众人之后,不用王大喇嘛继续吩咐,普龙斯基大概也明白了他的意图。
“那我回去之后,也组织大家认真调查下。”他说:“今后我们招募士兵,总得有个基础。如果这一套可以组织起来,相信一样可以提供很多优势。”
“主要问题是,罗斯地区应该还是以种粮为主。”马可神父说:“粮食和布匹这些不一样,这些产品是不好运输的,长途大宗贸易也没什么赚头。所以它是没法和棉布、橄榄油、茶叶一样,把不同区域联系起来的。”
“也不止这样。”普龙斯基摇头说:“产粮区能提供士兵啊。这也是‘硬通货’啊。”
其他人想了想,觉得好像也有道理。
“而且,我年轻时在那里待了很久,所以也算了解当地的政治环境。”他告诉众人:“在那个地方,按你们的方式征召的士兵,不止是发展经济的副产品,他们很快就会深度影响各国的政治平衡了。”
“因为传统的罗斯政治模式里,正规军是仅限于城市居民的——或者说,城市居民本身,就是定居下来的正规军。”他介绍道:“留里克来到这里的时候,他和其他首领们带来的瓦良格士兵,就是最早的城市居民。”
“我也有这个感觉。他们的城市,其实就是王帐吧。”利奥神父说。
“这么说也没错。”普龙斯基对此倒是很坦诚:“那里的条件很落后,所谓城市,其实说白了就是个寨子。王公本人和他的亲卫驻扎在里面,平时也从事生产和贸易,有需要的时候就召集市民,组建起军队来。”
“市民是王公的‘本部’,所以兵器装备、训练水平和忠诚程度,都相对比较高。而各个村社,虽然也经常被勒令提供士兵,但想想也知道,这些人肯定靠不住。”
“这就是西周的制度啊。”郭康评价道:“那会儿很多诸侯国叫‘夏君夷民’,罗斯各国其实也可以叫‘罗斯君,斯拉夫民’了。而城里那些,就是他们的国人吧。这就很好理解了。”
郭康甚至觉得,明朝要是派一些史学家来欧洲,估计可以大幅推进历史研究,破解很多悬案。他们这里堪称社会制度活化石,什么古早的东西都能碰到……
“其实还是不太一样。”普龙斯基想了想,说道:“我听我妻子讲过这个问题——你们似乎都喜欢往这个方向想。但在我看来,罗斯地区的情况,还不太一样。”
“塞里斯的上古时代,城外也是有统治机构的。名字我记不太清,但那里的文献明确说过,是有的。罗斯地区可没这种东西。”
“而且,那个‘夏’和‘夷’,只是他们自己的区分。”他摇着头说:“那边的人分的太细了。要是在我们看来,这两类人根本就是同一群的。但我们这边可不一样。罗斯人和斯拉夫人,是真的有很大区别的。”
“哪怕后来城市扩大,王公控制的地区增多,很多斯拉夫人也加入了城市,他们也和其他地方,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。硬要对比的话,罗斯城镇和村社的关系,不是国人和野人的关系,而是诸侯国和蛮夷国家的关系。”
“村社也能算国家么?”郭康问。
“就独立性和双方之间的关系来说,我觉得也差不多了。”普龙斯基耸耸肩:“城市是大国,村社是异族小国,大国要求小国定期上贡——他们就是这种关系。我觉得,要把国人和野人加起来,才能与罗斯城市对应。”
“那就是说,我们去调查土地和作物,新建农庄,等于这个地方又多了很多诸侯国,是么?”王大喇嘛问。
“而且是和罗马朝廷更亲近、有直接联系的诸侯国。”普龙斯基补充道:“他们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了,而且受到朝廷的保护。原有的城市,不但不能向新村社索取贡赋,甚至还得讨好人家呢——谁让人家后台硬。”
“那我回去之后,也组织大家认真调查下。”他说:“今后我们招募士兵,总得有个基础。如果这一套可以组织起来,相信一样可以提供很多优势。”
“主要问题是,罗斯地区应该还是以种粮为主。”马可神父说:“粮食和布匹这些不一样,这些产品是不好运输的,长途大宗贸易也没什么赚头。所以它是没法和棉布、橄榄油、茶叶一样,把不同区域联系起来的。”
“也不止这样。”普龙斯基摇头说:“产粮区能提供士兵啊。这也是‘硬通货’啊。”
其他人想了想,觉得好像也有道理。
“而且,我年轻时在那里待了很久,所以也算了解当地的政治环境。”他告诉众人:“在那个地方,按你们的方式征召的士兵,不止是发展经济的副产品,他们很快就会深度影响各国的政治平衡了。”
“因为传统的罗斯政治模式里,正规军是仅限于城市居民的——或者说,城市居民本身,就是定居下来的正规军。”他介绍道:“留里克来到这里的时候,他和其他首领们带来的瓦良格士兵,就是最早的城市居民。”
“我也有这个感觉。他们的城市,其实就是王帐吧。”利奥神父说。
“这么说也没错。”普龙斯基对此倒是很坦诚:“那里的条件很落后,所谓城市,其实说白了就是个寨子。王公本人和他的亲卫驻扎在里面,平时也从事生产和贸易,有需要的时候就召集市民,组建起军队来。”
“市民是王公的‘本部’,所以兵器装备、训练水平和忠诚程度,都相对比较高。而各个村社,虽然也经常被勒令提供士兵,但想想也知道,这些人肯定靠不住。”
“这就是西周的制度啊。”郭康评价道:“那会儿很多诸侯国叫‘夏君夷民’,罗斯各国其实也可以叫‘罗斯君,斯拉夫民’了。而城里那些,就是他们的国人吧。这就很好理解了。”
郭康甚至觉得,明朝要是派一些史学家来欧洲,估计可以大幅推进历史研究,破解很多悬案。他们这里堪称社会制度活化石,什么古早的东西都能碰到……
“其实还是不太一样。”普龙斯基想了想,说道:“我听我妻子讲过这个问题——你们似乎都喜欢往这个方向想。但在我看来,罗斯地区的情况,还不太一样。”
“塞里斯的上古时代,城外也是有统治机构的。名字我记不太清,但那里的文献明确说过,是有的。罗斯地区可没这种东西。”
“而且,那个‘夏’和‘夷’,只是他们自己的区分。”他摇着头说:“那边的人分的太细了。要是在我们看来,这两类人根本就是同一群的。但我们这边可不一样。罗斯人和斯拉夫人,是真的有很大区别的。”
“哪怕后来城市扩大,王公控制的地区增多,很多斯拉夫人也加入了城市,他们也和其他地方,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。硬要对比的话,罗斯城镇和村社的关系,不是国人和野人的关系,而是诸侯国和蛮夷国家的关系。”
“村社也能算国家么?”郭康问。
“就独立性和双方之间的关系来说,我觉得也差不多了。”普龙斯基耸耸肩:“城市是大国,村社是异族小国,大国要求小国定期上贡——他们就是这种关系。我觉得,要把国人和野人加起来,才能与罗斯城市对应。”
“那就是说,我们去调查土地和作物,新建农庄,等于这个地方又多了很多诸侯国,是么?”王大喇嘛问。
“而且是和罗马朝廷更亲近、有直接联系的诸侯国。”普龙斯基补充道:“他们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了,而且受到朝廷的保护。原有的城市,不但不能向新村社索取贡赋,甚至还得讨好人家呢——谁让人家后台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