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说前两关的惊险之处在于与天斗勇,那么第三关无疑是最为艰险的一关,因为第三关的对手不再是悬崖或者猛兽,而是人。

    百门风云会虽然在明面上有三关,但实际上前两关不过都是第三关的通行证。第三关叫做“还锦归台”,这个台便是最终的赛场。在这擂台中央有一口锣,第一位手执锦囊登上擂台中央敲响锣鼓者即为胜者。在没有敲响那声锣之前,谁都可以从锦囊持有者手中夺下信物取而代之。这一招听起来虽然不光明了一些,但这正照应了传统比武中的“攻擂”与“守擂”这一节,因此三大世家的规则制定者并未对此加以严格约束。就算各家掌门在比赛前三令五申点到为止,也仅仅只能保证不会有人因此丢了性命。真到了那时,刀光剑影拳脚相向必然是免不了的,历年为了争这信物同门相残手足相争的场景亦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楚云七和段临风就是在五年前的那一场百门风云会中相识的。

    ※※※

    大黄狗趴在茶馆门口的地上懒懒打了个哈欠,几只浅色的飞虫围着黄狗的头一圈圈打着转。

    屋子里只有五六个人,还未完全泡开的茶叶在刚刚烧开的沸水中上下浮沉。

    每一个人的目光都定在陈老秀才身上。

    倒不是因为陈老秀才长得有多惊世骇俗,只是他在讲故事的时候,很少有人能够把注意力从他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能够值得被陈老秀才讲出来的故事,本就是非常不一般的故事。

    “五年前。”

    陈老秀才开口道:“五年前,楚云七与段临风不过是十五、六岁的年纪,但都已经在江湖中小有名气了。”

    “段临风家世显赫又年少有为,自不必多说。楚云七年纪轻轻却天赋奇高,更是因为夜闯玉笛山庄一举扬名黑白两道,自此无人不知玉面飞龙的威名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他这样的少年豪杰照理完全够格参加百门风云会,可世家大派向来看不惯楚云七那离经叛道的性子,因此当年的英雄帖没有他的份的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然而楚云七闲不住,请帖发出没几天,他便摸走了人家正武堂的帖子,大摇大摆进了清泉山庄摆在山脚下的场子。一开始并没有人认出他,直到他在众目睽睽之下以全场第二位的优势采下兰花,众人才注意到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少年。”

    陈老还未来得及说下去,书生便忍不住插嘴道:“我曾在书上读过,这三步兰生长在最奇险陡峭的悬崖之上,唯轻功高强者敢冒险涉足。我只听闻飞龙少侠以暗器出名,没想到他的轻功也如此高超。”

    刘春道:“有何稀奇的。天下武学都有相通之处,你若能将一门功夫练到顶峰,那其他几门也必定差不到哪里去。”

    陈老笑道:“这你可就想错了。因为当日楚云七并非是凭借轻功摘得那束三步兰的。”

    书生大惊,追问道:“他是如何做到的?”

    陈老笑道:“你可曾知道他那看家绝学玉面双龙镖是什么模样?”

    刘白抢道:“据说那双龙镖是由玉制成,薄如叶,脆如纸,呈玉玦状,锋利无比,全天下也只有楚云七会使,只不过听说他并不会轻易出手。”